蓝鲸新闻11月27日讯(记者 严沁雯)资管行业自律管理迎来新变化。
11月26日,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下称“资管协会”)更名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出席会议。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马俊达宣读《关于准予协会更名的行政许可决定书》,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更名为中国银行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资管协会成立于2014年9月,这是其成立11年来首次正式更名。

当日,资管协会召开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投票选举产生了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第四届监事会监事、监事长。王毅当选为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
目前,资管协会官网已完成更名,简介同步更新:“中国银行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是由银行理财及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相关机构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接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而在此前的11月24日,协会微信公众号名称便已新增“银行”二字。
李云泽指出,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更名为中国银行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并全面吸纳银行理财子公司,是健全理财行业自律管理体系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两类资管机构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标志着我国资管行业自律管理进入了新阶段。
据悉,银行理财公司此前主要的自律组织是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和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专业委员会。前者作为中立性理财市场服务机构,是银行业理财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后者则侧重于行业自律与投资者教育。
而早在2023年1月,资管协会发布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会员管理办法(修订稿)》中便明确,可申请成为单位会员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同时根据今年4月资管协会发布的第二届公开市场投资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包括的协会专业委员会特别委员便来自浦银理财、招银理财等九家银行理财子公司。
蓝鲸新闻注意到,在资管协会官网于8月19日公布的单位会员名单中,已包括30家理财公司。在目前已开业的32家理财公司中,仅信银理财、汇华理财两家尚未在列。
当前,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全国共有181家银行机构和32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4.39万只,同比增加10.01%;存续规模达32.13万亿元,同比增加9.42%。其中,理财公司存续产品只数3.06万只,存续规模29.28万亿元,同比增加15.26%,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91.13%。
同时,上述报告显示,理财投资者队伍持续壮大。截至2025 年三季度末,全市场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39 亿个,同比增长12.70%。
李云泽要求,协会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持续加强规范管理,进一步发挥服务会员、辅助监管作用。要加强党的建设、优化治理结构、赋能监管协同、深耕会员服务、强化自律管理、维护市场信誉,助力行业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