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爱爱18p,汇率波动致特海国际三季度净利下滑超九成,预计全年新开门店为两位数

摘要: ...

三季度海底捞海外业务受到汇率因素影响净利大降,但经营结果有明显改善。

11月26日晚间,特海国际(9658.HK,HDL.O)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未经审核财务业绩。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14亿美元,同比增长7.8%。期内溢利为359.3万美元,据计算同比下滑90.5%。经营溢利为0.126亿美元,同比减少15.4%,环比提升2.4倍。经营溢利率为5.9%,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4个百分点。

 

财报指出,第三季度期内溢利变动主要由于第三季度汇兑亏损净额较2024年同期增加0.317亿美元,该增加主要受汇率波动影响,尤其是当地货币对美元的重估变动。据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特海国际实现期内溢利为2827.1万美元,上年同期为亏损464.9万美元,实现扭亏。报告期内利润改善也主要由于受到汇率变动影响。

财报还指出,第三季度经营溢利率下降主要由于对顾客体验和员工福利举措的持续投入,部分抵消了收入的增长;随着业务和餐厅网络的扩张,外包服务费有所增加;随着仓库租赁扩张,短期租赁付款有所增加;以及用于业务发展尤其是第二品牌的投入有所增加。特海国际首席财务官兼董秘瞿骢在此次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经营溢利率下滑符合特海国际执行让利政策的预期,但也反映出在运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精细化运营的提升空间。

连锁餐饮品牌海底捞于1994年起源于四川,特海国际是一家以海底捞品牌在国际市场经营火锅餐厅的中式餐饮公司。2022年12月特海国际赴港上市后,又于2024年5月赴美双重上市。

特海国际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杨利娟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公司持续面向顾客和员工实施让利措施,推动客流稳定增长,三季度门店管理质量和经营结果均呈明显改善。三季度让利政策和提升经营实现平衡,对部分执行成效不理想的措施进行了调整,并在产品出品与排班等方面持续提升效率。

具体来看财报业绩,第三季度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为2.01亿美元,同比增长5.1%。外卖业务同比增长69.2%,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4.5%。其中,外卖业务增长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持续优化外卖产品与服务,并且和当地外送平台合作进行的战略营销。其他业务增长主要由于火锅调味品在当地客户和零售商中越来越受欢迎,以及红石榴计划下孵化的众多第二品牌餐饮。

在餐厅经营层面,三季度接待顾客总人次达到约810万,较去年同期提升9.5%;整体平均翻台率为3.9次/天,较去年同期提升0.1次/天。同店平均翻台率为4.0次/天,同比增长0.1次;同店销售额达到1.822亿美元,同比增长2.3%。

谈及让利顾客客单价方面,杨利娟在电话会上回应,今年在定价和分量上给顾客做了让利,更物有所值。短期内客单价指标同比下降,但翻台率稳中有升。长期来公司更关注整体经营的质量而不是单一的指标。让利的核心还是在于为长期盈利能力和客群黏性打下基础。

据财报显示,三季度平均客单价为24.6美元,同比降低1.2美元,主要是今年对菜品定价、营销活动等进行了合理性的调整。单餐厅日收入为1.8万美元,同比提高了300美元/天,主要是由于客流的增加。

区域经营方面,三季度表现最突出的是东亚地区,平均翻台率为4.9次/天,同比增长0.6次/天。共计接待的顾客人次为120万人次,同比提升了50%,并且三季度东亚人均消费为28.9美元,单餐厅日均收入为2.03万美元,同比提升了14.7%。

在多业态布局方面,管理层介绍,加拿大首家麻辣烫店三季度开业,单量稳定爬升并已实现单店盈利。印尼和越南的烤肉店、日本的居酒屋等第二品牌陆续开业,目前仍处于爬坡阶段。谈及海外品牌收购方面,瞿骢表示,除了自我孵化,特海国际对外部各类形式的合作保持开放态度,但也会比较谨慎,目前没有明确的(收购)计划。

杨利娟在电话会上表示,随着不断调整和革新,特海国际有了更充分的信心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将适当调整激励政策,充分运用师徒制接纳和吸引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同时将继续重视红石榴计划的推进以及继续针对表现不佳的门店,动态采纳啄木鸟计划。特海国际还将积极拥抱新技术变革和应用人工智能,提高组织效率。

“特海国际在不同国家的管理要求不同,公司将继续提升中台能力,减轻一线压力。”杨利娟在电话会上表示,公司将继续在东南亚稳固本土客群并探索新业态,在日本与韩国已推进新品牌布局,北美市场则将加强管理能力和人才储备,目前筹备的新项目当中有不少就在北美,将继续深入市场。

在人力方面,三季度员工月度平均离职率略高于7%,较去年同期下降一个百分点,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瞿骢在电话会上表示,员工激励虽然难以单独与利润或翻台率等量化挂钩,但员工稳定度提升已反映在管理质量与门店表现上。本土化率方面,日本区域表现平稳,韩国、印尼、越南等区域本土化超过90%,北美和英国约在40%至50%之间,其他地区本土化率基本处于两者之间。

门店拓展方面,特海国际三季度在马来西亚和印尼新开2家海底捞门店,同时关闭1家因租约到期的新加坡门店,并将1家泰国门店调整为第二品牌。今年累计新开10家海底捞,关闭6家门店。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全球海底捞门店数维持126家。杨利娟在电话会上介绍,目前已签约但尚未开业的门店仍维持双位数,预计四季度仍将有少量新店开业,全年新开门店将为双位数。

瞿骢在电话会上进一步介绍,公司目前有约20个储备项目,包括已签约或即将签约的项目。但不同国家的工期差异较大,新店开出整体仍将保持稳健节奏,不会刻意追求速度。未来依然会保持对门店的观察,如果有需要调整的门店,也会继续调整。

在未来供应链建设方面,瞿骢表示,特海国际暂不考虑投资工厂类重资产,将继续推进原材料本地化采购、优化进口商合作渠道,并视需要建设小型研发室,加强研发能力,目前没有大规模投资建设新供应链的规划。

谈及未来利润率的展望,瞿骢在电话会上表示,四季度为火锅传统旺季,通常利润率会略高。对于未来三年利润率,公司不会设定数字目标倒逼门店管理。杨利娟表示,特海国际会更注重每一个国家的门店管理者是否努力,管理是否健康。评价标准为多维度,会综合看顾客的满意度、员工的努力程度以及门店的经营是否合理,有的阶段需要让利,有的阶段需要抓内功。